| 充换电政策

贵州省发布关于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

来源: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时间:2022-11-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省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编制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22年11月27日前以实名制或盖单位公章后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联系电话:0851-86826109

电子邮件:sxnydc@163.com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省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编制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22年11月27日前以实名制或盖单位公章后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联系电话:0851-86826109

电子邮件:sxnydc@163.com

附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11月21日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北京伊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十月

前 言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提出了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电力行业、交通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比重分别为38.9%、20.3%。其中电力行业碳减排主要手段为提高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交通行业碳减排主要方式为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而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是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保障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之一,在碳减排背景下的重要价值逐渐凸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以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指导我省抢抓“双碳”战略重大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上游资源及磷氟化工产业基础,加快推进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确保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抢得先机、赢在起点,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所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包括新能源电池产业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两大部分。

规划期为2022—2030年。

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背景与环境

(一)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 全球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加速推进

本世纪以来,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开启新征程。《巴黎协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近五年来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新增发电量的约60%。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绿色产业已成为重要投资领域,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迎来新机遇。从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来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及其相关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标准法规等多方面深入推进能源结构的全面转型,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绿色发展。

2. 中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体系日益完善

2009年以来,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陆续发布文件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上游产业发展,出台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等各类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规划政策文件,以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等。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整体技术水平提升进行规范引导,极大地优化了产业市场环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体系。

3.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驱动产业高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9年对公共领域以及2013年对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消费进行大力补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成长期,产销量连续7年均居世界首位。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提高,补贴退坡影响日益减弱,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新车渗透率提升至2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未来在“双碳政策+市场”双驱动下,将持续带动我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二)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1. 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上游产能结构性过剩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经济逐渐从疫情中复苏,市场需求回暖,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超预期增长102.4%。全球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25.4GW,同比增长67.7%,其中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超过90%,储能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此外,电动工具、吸尘器、无人机、TWS耳机等多领域需求有序增长,大幅拉升了锂电池总体需求量。2021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334.2GWh,同比增长110.9%,同步带动上游材料产业实现翻倍增长。

新能源电池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2021年以来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提升明显,带动主流电池企业加快产能布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产能超过800GWh,规划产能已超过3.5TWh,且龙头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仍在加大产能布局。未来新能源电池产业可能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部分产能面临淘汰风险。

新能源电池材料呈现短时供需失衡。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下游市场快速增长,上游电池材料尤其是锂资源的需求快速增加,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等价格上涨,对新能源电池的材料成本形成较大压力。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供需短时失衡,截至2022年下半年,电池材料价格已逐渐回归理性,行业内供需失衡的现象将逐渐改善。

2. 全球产业高速发展,企业竞争呈现新格局

欧美重视程度提升,全球竞争呈现新局面。长期以来,全球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和产能规模优势,2021年中国新能源电池出货量占比提升至59.4%,韩、日分别降至30.2%和9.7%。而近年来欧美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以“车企+动力电池联合建厂”、出台《通胀消减法案》等方式培育完善本地区供应体系。随着欧美市场新能源政策加码,未来全球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市场竞争有望呈现新格局。

国内资本加码入局,产业竞争持续加剧。在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持续景气,政府主体、企业和资本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资本和政府层面,2021年以来电池上游原材料企业纷纷上市,开拓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而包括福建宁德,四川宜宾、遂宁,江苏常州、贵州贵阳等地纷纷将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头号产业,通过政策、资源等优势抢占上中下游企业。企业层面,产业链相关企业相继扩产,传统制造业纷纷转型,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整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 依托资源成本优势,产业加速中西部转移

中西部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由于电力、人力、运输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展,这些地区依托锂资源及要素成本优势,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其中,青海和宜春依托锂资源、贵州依托磷、锰资源优势,吸引大量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入驻;重庆依托发达的汽车工业,吸引了比亚迪等项目落地;宜宾通过引进宁德时代,快速完善产业链布局;遂宁依托全球碳酸锂龙头天齐锂业,打造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未来中西部地区凭借自身资源和成本优势,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和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三)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 三元与磷酸铁锂两种技术将长期共存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带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快速提升,2021年全年其装机量占比超过50%,2022年至今装机量占比已超过60%。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和安全性优势,预计未来2-3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装机占比。而三元材料体系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优势,未来逐步向高镍低钴/硅碳体系发展,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未来,在未有新体系电池产业化之前,三元和磷酸铁锂两种技术路线动力电池仍将具备较好发展空间,二者将长期共存,其中在安全性和价格敏感区间磷酸铁锂电池将有较好市场前景,而在追求高性能和舒适性市场全球范围内高镍三元电池仍是主要选择对象。

2. 新电池技术层出不穷,逐步实现产业化

随着下游市场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追求,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技术迭代不断加速。新能源电池领域,4680等大圆柱电池技术在特斯拉带动下快速推进,目前已初步实现产业化。钠离子电池具备资源丰富、高安全、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在储能、电动船舶、低速电动车等领域有较好应用场景,预计2023年将逐步实现产业化。全固态电池被认为是能够解决高能量密度和安全问题之间矛盾,距离我们最近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现阶段半固态电池发展较快,国轩高科360Wh/kg半固态电池计划今年实现装车。氢燃料电池在电动重卡、物流车、观光车等特定应用场景实现示范性应用。

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硅基负极可显著提升负极材料能量密度,目前海外市场已实现较成熟应用,国内以贝特瑞为主导加速产业化进程。磷酸铁锰锂材料可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以上,显著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均已布局。此外,掺硅补锂技术、富锂锰基技术等不断推新,带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加速变革。

3. 资源压力催生新能源电池回收技术发展

下游需求持续高涨以及镍钴锂等矿产资源紧缺,带动上游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压力不断攀升,行业对电池回收及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日益迫切。主要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和第三方回收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电池回收布局,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资源回收率成为重要技术指标,目前三元电池中镍、钴金属回收率基本可做到98.5%以上,锂回收率成为主要技术壁垒。现阶段邦普循环、格林美锂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0%,部分企业锂回收率在85%-90%区间。随着锂资源需求提升和锂回收经济性显现,未来锂回收率有望突破95%,带动新能源电池回收成为重要的上游材料来源。

二、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环境

2022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并将贵州省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对此,贵州省做出积极响应,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方案,助力产业建设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营商环境。

(一)发展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产业创新不断提升、资源优势稳步增强、产业集聚逐步显现、产业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我省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省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相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家,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23.84%,2022年1-5月已实现162.2亿元,同比增长108.3%。全省聚焦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和循环梯次综合利用产业,坚持三元、磷系两条路线并重,已形成“电池级锰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和“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储能和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产业创新不断提升。我省持续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清单,推进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培育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建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支持“高效锰基柔性钠离子薄膜电池的构建与储能机理研究”、“镍钴锰三元动力材料系列产品制备”、“锰系正极材料制备科技重点支撑项目”、“无钴及纯系系列前驱体材料研发”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领域科技项目。2021年我省共支持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科技计划项目54项,资助经费2510万元。

资源优势稳步增强。我省矿产资源丰富,占据资源禀赋优势,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生产涉及的锂、磷、锰等8种矿产资源。其中,截至2020年底磷矿查明资源量48.91亿吨,排名全国第三位,锰矿查明资源量8.31亿吨,排全国第一位,铝土矿查明资源量为11.39亿吨,排全国第三位。我省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重点支持多家企业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磷资源发展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依托锰资源发展硫酸锰、三元前驱体,依托铝资源发展电池铝箔、电池结构件等产业。与安达科技、中伟科技、比亚迪等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为我省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产业集聚逐步显现。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积聚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新能源电池方面拥有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GWh;正极材料方面,形成以盛屯能源、中伟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料为代表的三元材料体系以及磷化集团、胜威化工、贵州裕能、安达科技等为代表的磷酸铁锂材料体系;负极材料方面,主要集中在电力资源丰富的黔西南州,包括晖阳、东岛、鑫茂等多家负极材料企业;电解液材料方面,华天香、时代思康等上游添加剂和磷化集团的六氟磷酸锂以及航盛、贵州兴锂、光瑞科技等电解液企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

产业环境持续改善。我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发展,统筹全省抢抓“双碳”政策及新国发2号文战略重大发展机遇,组织成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统筹推进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同时构建了“一核两区”战略部署,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省内已有两大龙头电池企业,为省内上游正负极材料以及其他材料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使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呈现“高速扩张、效益明显、规模壮大”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主要问题

我省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发展上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配套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管理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产业竞争力不强。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起步较早,安达科技、振华新材等企业早已布局,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近期招引的主要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以及黔南州的磷酸盐系材料企业等众多项目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建成投产尚需时间。从产业基础来看,与国内发展成熟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存在一定的差距。从产品来看,目前我省主要以上游材料加工和电池生产为主,尚缺乏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带动,不利于产业产值的规模化扩大;总体来看,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总体竞争力仍显不足。

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省的招商以资源为主,尤其是磷系资源。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省内相关企业的基础性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产业以生产制造为主,缺乏高端创新主体、科研平台和人才资源,研发机构本地化程度不够,难以对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技术支撑。

产业链配套有待加强。目前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条尚不完善,电解液和隔膜环节缺失,企业之间的配套关系不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我省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二是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目前市内仅奇瑞万达有投产,但产量较小,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形成的产能包括磷酸铁15万吨/年,磷酸铁锂9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约8万吨,电解液产能2.6万吨,负极材料4.2万吨,在建磷酸铁产能超过20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超过100万吨,石墨化及负极材料产能超过50万吨,主要围绕磷矿资源和高耗能石墨化负极材料产业布局,高端三元正极材料、电解液添加剂、新能源电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布局较少,尚未形成有效产能。

产业管理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各类企业和项目急速涌进,省级和各市州对相关项目的审核和指导性发展缺乏经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产业管理和政策体系,尤其针对化工项目和环保政策的执行缺乏省级指导文件,部分地区形成无序化发展,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面临形势

1. 发展机遇

当前,新能源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双碳”经济的促进下,新能源汽车、储能及相关产业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为我省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能源革命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当前,全球正面临新一轮能源革命,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绿色低碳成为世界经济和能源发展的主旋律。汽车、储能、消费等行业纷纷向新能源转型升级,创新突破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作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是应对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产业发展基础。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能源问题和政策加码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产业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国内外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应用场景逐渐推广,消费电池实现对铅酸电池的加速替代,对上游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号文为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带来政策机遇。2022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意见指出:“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精神,贵州省在202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锂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上,又发布《2022年推进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抢抓“双碳”战略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省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两区”产业发展格局,提高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快推进锂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 面临挑战

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省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主动作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同时厘清产业发展过程中核心问题,直面挑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在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持续景气,政府主体、企业和资本不断涌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赛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全国多省将新能源电池及相关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多个城市提出“锂电之都”等口号,其中四川、云南借助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同时利用自身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引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相关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新能源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周边地区的发展对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形成直接的竞争压力。

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齐头并进,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加大开发和产业化力度,未来有望对锂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的市场空间实现部分替代。未来电池材料体系和技术路线的选择,新型电池技术的前沿布局,可能对我省依托资源禀赋建立的产业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

产业扩张存在一定的绿色环保风险。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是由能源革命推动,但电池及材料的生产过程仍然涉及一定的绿色环保风险,尤其是在电解液、电解质、添加剂以及负极石墨化等领域存在化工污染和高能耗的影响。目前,国家层面尚未针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出台明确的环保管理办法,主要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的化工行业管理范畴”,并参考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因素综合研判,无法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定对地方的项目的引进和分类进行有效指导,未来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必将实现规范化管理,而地方已落地的部分项目和产能可能面临因不符合环保规定被停产或取消的风险。

三、对标城市发展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全球、中国及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深入分析,结合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定位,分别选取以磷矿锂矿等资源为依托的中西部省份—云南省、四川省、江西省,作为三个对标省份,分别对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发展现状、发展规划、出台政策和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云南省

发展现状: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碳酸盐粘土型锂资源,其中氧化锂资源量高达489万吨。凭借区域内丰富的锂矿、磷矿资源优势,围绕上游材料—中游电芯制造—下游应用—终端回收锂电池全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2021年锂离子电池产业产值为58.66亿元,同比增长达91%,其中消费电池约2.5亿只、正极材料约13万吨、负极材料约6.5万吨。目前德方纳米、湖南裕能、贝特瑞等电池材料头部企业正加速在云南投资建设布局,同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延伸产业链。在区位发展上,云南省初步形成了以曲靖、昆明、玉溪为重点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发展规划:云南省提出以昆明市(滇中新区)、曲靖市、玉溪市为发展重点,围绕锂电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在内的多种正极材料,积极布局以石墨、氧化亚硅为代表的负极材料,协同推进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电池材料的发展,积极引进铝塑膜、电池结构件、补锂剂等锂电材料项目。到2024年,新能源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形成100万吨正极材料、50万吨负极材料、15亿平方米电池隔膜、20万吨电解液、9万吨铜箔、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20万吨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的产能规模。

出台政策:《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关于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玉溪市“十四五”工业倍增实施方案》、《大理州“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曲靖市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经验借鉴:云南紧紧依托区域内锂矿、磷矿等资源优势,围绕新能源锂电产业链,积极引入锂电全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以相关区域为主点,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新能源锂电产业发展区域竞争格局。为确保项目实施落地,云南省组建工作专班,对项目跟踪服务。另外,云南省瞄准锂电产业头部企业,实行精准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新能源锂电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

(二)四川省

发展现状:四川拥有丰富的锂辉石资源,截至2021年底,查明氧化锂资源量超400万吨,位居全国之首。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四川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吸引了包括天齐锂业、湖南裕能、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在内的多家锂电企业在四川布局,锂产业链也逐渐增强。近年来四川省锂电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聚集了上游资源开发、中游四大材料生产、下游电芯制造及回收利用产业链企业100余家,具备锂矿石开采能力15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24万吨,正负极材料产能125万吨,建成动力电池产能100GWh以上,形成了以宜宾市为主导,成都市、遂宁市、眉山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协同发展的格局。

发展目标:四川计划以锂电龙头企业为发展核心,通过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锂矿开采能力50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60万吨,正负极材料产能250万吨,动力电池产能350GWh,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0万辆,实现锂电产业高速高倍增长,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出台政策:《“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遂宁市“十四五”锂电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遂宁市支持锂电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四川省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经验借鉴:四川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要素价格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四川,实现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降低原材料成本并提高行业集中度。区域发展上,实行城市群错位发展,大力发展成都锂离子电池制造集群,联动遂宁打造锂电材料大循环,推动遂宁上游锂原材料与成都中游锂电材料制造、电池制造连成一片,构建锂电生产供应链。宜宾与甘孜州、阿坝州等地签订跨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积极推进锂矿资源勘探开发,保证锂电产业原材料供应。

(三)江西省

发展现状:依托上游资源,通过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已建成宜春、新余、赣州三大锂电产业集群,区域内有多家锂电龙头企业,包括赣锋锂业、孚能科技、紫宸科技等,形成了从锂矿、锂电关键材料、电芯及模组、再到锂电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并在锂盐、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具有一定领先优势,锂电池制造形成一定的产能规模优势。

发展目标:到2025年锂电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力争达1200亿元。

出台政策:《江西省“十四五”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西省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实行方法》、《关于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定》、《赣州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九江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设立新余市锂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方案》、《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

经验借鉴:资源上,宜春锂云母资源和赣州稀土资源,能为锂电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产业政策上,省政府和相关地市高度重视新能源锂电产业发展,出台多项支持新能源锂电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产业招商上,围绕区域内的赣锋锂业,招引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在内的多家锂电龙头企业,实现锂电产业链全覆盖。

(四)对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启示

上述省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经验对贵州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行区域错位发展,省内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发展相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优势互补,实行城市群错位发展,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构建省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产供应链。

(二)利用好矿产资源优势,目前贵州省内有丰富的磷矿和锰矿资源,应围绕磷矿和锰矿资源,大力发展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以此为依托,积极向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下游延伸,不断拓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条,打造完整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

(三)围绕龙头企业进行招商,对于已引进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龙头企业,要对其产品规模化项目、重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心企业自主创新研发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造链,招引相关龙头企业的配套产品供应企业,实现产业链集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聚区。

(四)配套相应优惠政策,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相关企业要配套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水电、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帮助。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要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重点项目跟踪,确保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四、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新能源电池和上游材料的发展为主线,多元发展配套产业、拓展下游应用、建立高效循环体系,同时构建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一核两区”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推动构建“基于磷而高于磷”产业生态体系,将我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充分发挥政府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规划制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系统谋划,协调推进。围绕全球先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目标,强化“一核两区”的产业布局,系统谋划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统筹组织协调、要素保障、统筹规划、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加强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与应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纵横向的相互衔接,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引导和推动本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项目建设及产能释放,推进在建项目加速建成投产,政策性出清无效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为引进优质新产能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引进行业领先及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及项目,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跨越赶超。坚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短期以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为产业发展重点,同时积极谋划发展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实现跨越赶超。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取得明显进展,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力争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省经济又一重要增长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质量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第一梯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25年,形成年生产动力电池120GWh,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隔膜15亿平,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基本形成锂矿原料—基础锂盐—电池四大材料及辅材—电池结构件/设备—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回收及电池检测平台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进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品的全产业产品种类比重达到50%。同时,充分利用各研发平台实现成果转化,新型先进技术及高端产品比重达到20%。

——企业质量明显改善。积极辅导各类企业融资及上市,提升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企业质量。到2025年,建成数字化转型或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企业20家,上市企业数量5家。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鼓励企业成立和发展各类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到2025年,建成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关的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关的省级技术中心10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关的国家级第三方平台1个。

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2. 分环节发展目标

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3. 分区域发展目标

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各市州产值目标

五、重点任务

立足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和磷矿等资源优势,结合当前核心技术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新能源电池、上游材料、电池配套、电池回收、低碳环保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同时全面分析各领域产业转移趋势重点发展方向以及产业招商路径,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整体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我省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

(一)重点提升新能源电池产业竞争力

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下游重点应用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核心技术发展趋势,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加快推进现有新能源电池项目产业化落地,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同时拓展研发新型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电池产品,以及锂硫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做好技术储备。

锂离子电池。面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充电倍率的需求,重点发展高镍三元电池(镍钴锰622体系、811体系、9系及无钴电池)、磷酸铁锂“刀片电池”、“CTB”以及“CTC”等电池产品;面向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低成本的需求,重点发展三元电池(5系、中镍)、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等产品;面向储能领域高循环寿命、低成本的需求,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等产品;面向消费领域小型化的需求,重点发展圆柱、软包等小电池以及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体系。

钠离子电池。将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面向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150Wh/kg以下应用场景对于低成本和高循环寿命的需求,积极布局钠硫电池、钠盐电池、钠空气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等钠离子电池体系,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落地,鼓励企业进行钠离子电池补钠、钠离子电池及制备以及“钠-锂混合”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

新型电池。加大新型材料的应用,依托现有企业、高校及研发平台,前瞻性地进行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铝离子电池、全钒电池、锌离子电池、钛电池等新体系电池技术的研发突破,力争2025年实现单体400Wh/kg、系统280Wh/kg的新型锂离子产品产业化和整车应用。

(二)重点完善上游电池材料产业链

以本地矿产资源为基础,注重因地制宜,优先推动磷、锰、铝、萤石矿等与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相关的矿产资源就近开发利用,促进上游矿产资源与下游材料及电池等多种产业协同发展。以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原则,扶持壮大正极材料产业,引导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企业向我省聚集,开展矿产开发、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实现全省新能源材料产品规模化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下游新能源电池需求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磷、锰、铝、氟等相关电池材料;积极探索、开发和突破黏土型锂矿的开采技术,实现开采经济性;在煤化工产业重点研究煤系针状焦及其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打造矿产资源“矿物开采—矿物冶炼—初加工—深加工—行业应用—废渣综合利用”的绿色综合发展产业体系。

磷矿:依托我省磷矿资源以及磷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布局发展磷酸铁前驱体以及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针对磷化工的副产物磷石膏,重点引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解决磷石膏完全利用问题,促进循环经济实现磷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铝矿:重点延伸铝产品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新能源电池材料方面,重点发展电池铝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体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集流体,积极拓展电池壳体等汽车轻量化材料。

锰矿: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对锰系新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二氧化锰、锰酸锂、镍钴锰酸锂、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产品,打造贵州省锰系材料产业集群;重点突破低品位锰矿及氧化锰矿的提取技术。

煤化工:依托我省在煤制合成氨、甲醇、煤焦化等传统煤化工,以及煤制乙二醇、煤焦油深加工、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方面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重点研发和推进“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体系;依托煤化工资源推进煤制氢产业发展。

氟资源:依托我省萤石矿资源以及磷矿伴生氟资源,重点发展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双氟磺酰亚胺锂、PVDF等用于新能源电池的含氟精细化学品。

锂矿(黏土型):针对我省黏土型锂矿的矿产基础,重点突破黏土型锂矿的开发和提取技术,降低开采成本,实现黏土型锂资源的经济性开发利用,使其成为锂资源的有效供给。

正极及上游材料。配套新能源电池产业,坚持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条技术路线,同时探索新型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上游磷酸铁、磷酸一铵等材料,对磷石膏等副产品实现有效的循环利用;重点发展三元正极材料及上游三元前驱体材料(5系/6系/8系/9系)和高纯硫酸锰等;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包括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材料、普鲁士蓝(白)化合物等。

负极及上游材料。着力突破“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路径,依托省内的煤焦化产业基础形成新的竞争点。重点发展石墨等碳系负极材料,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用软碳、硬碳材料等,研究和开发钛基、硅基等非碳系负极及纳米化、氧化亚硅等材料优化以及干电极、预补锂等电池新技术。

隔膜及上游材料。加强与国内外隔膜企业的沟通,填补我省电池隔膜产业的空白,重点引进锂电池陶瓷隔膜、新型聚合物、无纺布隔膜等电池隔膜项目,带动我省锂电产业链的填空补缺,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同时实现对新型基材和涂覆材料的研发突破。

电解液及上游材料。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及上游六氟磷酸锂、LiFSI等电解质锂盐材料以及氟化氢等氟化工材料,重点发展VC、FEC、DTD及其他新型添加剂材料,积极布局六氟磷酸钠等钠离子电池相关材料。研究和开发固态电解质、液流电池电解液等新型电解液材料。

其他材料:除新能源电池四大主料外,还应积极发展锂电铜箔、电池铝箔、PVDF+NMP粘结剂、导电剂等其他材料以及燃料电池膜电极、液流电池等新型电池关键材料,形成完整配套的电池材料各细分领域协同发展模式。

(三)多元发展新能源电池配套体系

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进行多元化布局,积极布局和拓展锂电设备、电池结构件、电源管理系统等配套产业,依托梅岭电源等具备军工先进技术背景的积极组织和搭建第三方电池检测平台,提升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行业水平和地位。

电池结构件。针对锂离子电池重点发展铝塑膜、极耳、钢壳、铝壳、盖帽等电池结构件产品的产业布局,加快引进一批部件生产型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实现全链条发展格局。重点关注和突破轻薄化、耐电解液稳定性、阻隔性、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等性能。针对燃料电池,重点发展空压机、循环泵等配套组件,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

锂电设备。以充换电设备为基础,补链强链发展锂电关键设备。重点发展充换电设备的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换电设备、检测、调试、智能化充换电(站)桩等技术,规范无线充电设施电磁频谱使用,提高充电设施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引进涂布机、辊压机、激光设备、检测设备等相关锂电设备环节,重点关注控制检测精度类技术、能量利用效率、温度/压力控制、自动化及系统集成等技术。

电源管理系统。重点引进BMS系统开发相关企业,延伸发展新能源电池终端场景应用,采取“大数据+新能源”发展模式,建设新能源管理系统和新能源安全体系,重点在动力和储能电源的热管理系统BMS、充放平衡系统EMS、模组高度集成技术等领域形成突破。

第三方电池及材料检测平台。基于重点企业的电池检测技术和平台优势,针对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建立第三方电池及材料检测平台,并积极推进其发展为高水平的国家级第三方电池检测平台。在电池方面,为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系统提供电池容量、功率性能、安全性能等评估测试服务。在电池材料方面,可实现材料组分的定量分析和微观形貌的定性表征等检测服务。

(四)加快打造电池回收产业新优势

在已有的“原矿—新能源电池材料—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池应用”产业链基础上建立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环节,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新能源产业闭环,推动新能源电池全价值链发展,解决我省锂、镍、钴等资源的稀缺问题,同时缓释因供应不足带来的价格激增现象。

设置回收站点,构建回收渠道。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多角度、全方位引导的回收循环体系,建立健全电池回收网络系统,形成回收企业自建、回收企业与车企及电池企业合作、以及第三方回收等多渠道回收平台,维持阳光化、透明化、正规化的市场秩序。

发展先进技术,提升回收效率。引进先进技术,支持退役电池多维检测、柔性拆解、电池成组分析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关键制造装备研发应用,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质量;辅助新能源电池(以动力电池为主)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建立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系统,打造回收效率高、回收品类多、回收废弃物少的新能源电池回收体系。

(五)科学推进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

依托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进锂电产业链智能化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构建标准化、透明化、可视化的工厂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贵州省“E+互联网”智能制造工厂。

能源智能化管理。重点建立全省能源及碳管理体系,构建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能耗及碳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分析、节能诊断、优化控制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监测和管理全省能源管理,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的科学管理。以省内电池企业为主体,通过推动合作企业掌握能源管理标准体系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等规范,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企业整体碳排放降低。

智能化改造。出台相关补贴和鼓励政策,引导企业进行设备自动化、配方管理系统以及系统集成平台改造,构建设备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360°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重点推进宁德时代、比亚迪、振华科技、容百科技、磷化集团等企业智能化改造,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全省其他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关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全省智能制造水平。

六、实施路径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结合贵州省资源分布特点,落实贵州省“一核两区”总体产业空间布局,将其他市州作为新增发展极,加快培育以三元正极材料及原辅料为代表的电池材料及原辅料产业集聚区,重点补齐锂盐材料短板,着力突破“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路径。全力推动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总体进步,进一步加深“电动贵州”新名片的印象。

“一核”:以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瓮安—福泉”两大磷化工产业基地为核心,培育打造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磷系、氟系电池材料产业带。

“两区”:铜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聚集区和“黔西南—六盘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聚集区,其中铜仁市以大龙经开区为重点、以黔东工业集聚区产业带为支撑;“黔西南州—六盘水”以义龙新区为重点,兴仁经开区、盘北经开区、六枝经开区等为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配套电池材料的产业集聚区。

其他发展极:包括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黔东南、黔南州,各市州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构建和发展当地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省级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园区,为省内新能源电池产业形成配套。其中,遵义市依托梅岭电源的军工背景,成立技术产业协会或第三方权威平台,重点研发前端技术及产品;毕节市依托磷矿资源和人口优势以及已建成的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重点园区,形成产业聚集。安顺市依托毗邻贵阳贵安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贵阳贵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的配套产业;黔东南州依托天能集团重点支持新能源电池的转型发展;黔南州依托“瓮安—福泉”划入一核的区位优势以及区域内化工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电池新材料上、中游产业,推动磷化工产业融合,以电池材料为核心建成千亿级磷化工产业集聚区。

(二)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围绕省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重点企业,制定重点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经济效益好、产能规模大、研发实力强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相关要素向重点企业聚焦。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省内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重点企业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创新服务方式,简化贷款流程,更好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发挥国有融资担保体系作用,积极为重点企业融资提供优质担保增信服务。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重点企业在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鼓励重点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科技创新潜力较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的锂电企业,通过 “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择优给予支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对被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支持企业技改扩能。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加大技改扩能投入,对企业的产能扩建及技改项目予以重点跟踪,推动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按规定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支持。

(三)加快重大项目落地

对于重大项目坚持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工作专班协调各方解决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企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前期策划、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服务模式等措施确保重大项目落地。

加强前期策划。在重大项目落地之前,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前期工作,加强前期策划,开展项目选址、立项审批、项目申报、风险评估、节能审查等工作,统筹生产要素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可决策、可落实、可实施,确保重大项目能快速落地,为提升重大项目后期审批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要素保障。紧抓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强化统筹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征迁、场平等重点工作,加强厂房、水、电、路、气、土地等重大项目配套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助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投产、快达效,有效节约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一支专业、高效的项目服务团队,实行重大跟踪服务,快速解决重大项目开工手续办理中的所遇到的问题,指导相关企业准确提交相关审批材料,跟踪解决相关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构建主动对接、精准订制、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重大项目及时快速落地。

(四)改善下游应用环境

在新能源电池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新能源整车产业,加大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应用市场的推广应用,配套上游材料和新能源电池企业,从终端应用市场促进上游中游企业的全面落地和深度发展。

新能源整车制造。以“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提升质量”为原则,发展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以现有汽车企业为依托,重点支持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核心推动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制造。谋划引进“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企业,凭借我省磷系正极材料优势以及煤制氢产业基础,鼓励企业建设以磷系电池材料应用和氢燃料电池为主的汽车基地。

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政府支持,公共先行,企业主导”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贯彻国家“降低传统燃油车产销比”的行动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公共领域倡导绿色出行,实行公务用车、城市公共领域用车的电动化转型,从公共领域先行示范。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按照全省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情况,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科学布局全省范围内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统筹协调。支持超级快充、V2G 充电、储能充电、无线充电、储充检一体化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同时重点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新型充(换)电装备,支持研发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和智慧能源微网系统,提升我省新能源汽车应用水平。

储能应用场景。依托我省风、光的自然条件优势,重点开发省内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清洁能源的发电项目配储、充换电配储等应用场景,提升储能电池在各类的场景的应用比例,重点推进锂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等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依托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顺市等风光发电条件,从省级层面制定和出台风电光伏配储政策,规定绿电配储比例。解决弃风弃光及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同时带动上游锂电池或钠电池等储能电池的发展。

(五)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以我省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依托,结合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和开发资源开采技术,搭建起全省创新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提升我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发挥我省在大数据、航空航天、军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加大新型电池及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推进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以及高能量密度、高循环、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展磷矿、锰矿、粘土锂矿等矿物提取技术等新技术、燃料电池等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高性能添加剂、新型硅基负极、导电剂等特殊辅材的产业化落地。推进适用于新能源电池设备的引进和落地。

强化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针对锂资源开发应用、正负极材料研发、锰系电池材料研发、氢能利用技术、电池回收机利用等各细分领域创建研究中心,提高省内新能源及材料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我省工程建设、技术咨询、运行服务、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培训等为支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鼓励省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与国外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究,积极开拓和布局相关国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市场。

建设贵州省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依托贵州省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同时吸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成为成员单位,形成配置完整、功能齐全的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发平台体系。通过创新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持续承担新能源材料领域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开发,加快成果转化,提升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

(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专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合理的资金保障,为企业的运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统一项目划分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梳理和整理产业相关项目,建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项目库”,按产业链划分产业分类,针对我省多地新建投产的同类项目,按照统一标准执行,方便项目管理和监测,针对特别项目,可制定特别规定。对化工项目等特殊产业分类建立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从省级层面制定化工项目认定标准,按照统一化、明确化、精准化原则,明确制度适用范围,严格落实并实时监督执行情况。

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制定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发展专项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包括从工人到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办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材料相应专业,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指导、高校教学模式合力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通过专设基础操作培训平台,培养企业所需一线操作工人,通过设立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特殊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技术骨干人员加入,合力壮大产业发展人才队伍。

提高资金保障水平。依托我省设立的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针对申请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进行合理评估,引导基金对目前产业链缺失环节企业、有新型技术研发企业、符合未来重点发展定位等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对于重点企业通过省级通道提供上市融资辅导、鼓励银行向重点企业放贷。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强化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工作专班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规划目标的落实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由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督导与监管,切实落实好本规划涉及本地区、本领域的目标和任务。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工作专班要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协调和授权、委托事项指导管理。各地区要承担具体落实责任,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务实高效推进。

(二)要素保障

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基础条件建设,统筹做好产业资金、人才、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支持保障。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并在资源要素给予一定的倾斜。落实项目土地、环保、安全生产、节能等政策,严格执行行业能耗准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标准,健全节能标准和计量体系,完善节能评估制度。加强监管执行力度,严格约束性指标管理。

(三)统筹规划

建立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工作专班统筹、各地区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体制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协调解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建设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适时开展评估,对规划目标、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成。

(四)宣传引导

加大对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推广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塑造产业发展形象,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和积极参与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借助新媒体、电视、平面媒体、论坛、展会等载体,加大对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企业、产品、技术的宣传推广。选择、培育一批对于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形象塑造有推动作用的活动平台,开展整体宣传展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各部门作用,组织各方参与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关的各类交流活动,强化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和借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

(五)产融结合

强化金融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的支持,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方面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支持,引导银行加大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扩大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助力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领域,鼓励金融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性创新,支持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探索创新性金融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效率和精准度。

(六)政策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发展中面临问题和需求入手,战略谋划政策措施,从企业关注的原材料保障、生产要素等方面制定出相关政策;坚持务实管用,依照企业相关情况制定出简洁精炼、务实管用的政策,确保每项政策均是从促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发展和推动项目建设角度出发来制定;坚持系统推进,面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规模较小、产业处于中低端所处的环境,进行战略化布局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支持构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产、研发、应用、回收为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

特别声明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充换电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