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技术

特来电乘用车自动充电技术探索及应用

来源:特来电资讯

时间:2024-11-05

在近日的一次大会上,特来电产品中心总监徐威分享了题为《乘用车自动充电技术探索及应用》的演讲。从乘用车自动充电产品的发展方向、可规模化应用的自动充电产品属性以及乘用车自动充电机器手的核心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介绍了特来电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的充电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趋势下的自动充电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为自动充电提供了无限可能。当下,主流的自动充电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机械臂自动充电、移动充电机器人、无线充电、底部充电等。

机械臂自动充电依靠机械臂、视觉系统和充电枪组成,能够通过视觉定位自动插入充电枪。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也为自动驾驶车辆的能源补给提供了自动化解决方案,不过缺点就是造价较高。

移动充电机器人是一个由底盘、电池组、充电枪和控制系统组成的移动充电桩。它能够自动移动到需要充电的车辆旁,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极大地节省了空间和时间。

而无线充电技术,则是通过地面发射端和车载接收端的谐振电磁感应,实现隔空传输电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无需物理接触的充电方式。

还有一种底部充电的方式,是通过地面端的主动运动与车载端接触式传导充电,为车辆提供另一种自动化的充电选择。

未来自动充电产品的关键属性

未来哪种自动充电产品能够大规模应用推广?徐威表示,在自动驾驶时代,自动充电产品必须具备以下属性,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第一,便宜。千元级别的自动充电产品,以确保电动汽车用户能够轻松负担,从而推动市场的广泛接受和使用。

第二,省地。自动充电产品无需额外占地或进行复杂的地面施工,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适应城市环境的挑战。

第三,皮实。自动化和无故障的服务体验是用户所期待的,因此,产品设计注重耐用性和可靠性,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

特来电乘用车自动充电机器手

乘用车自动充电机器手是特来电面向未来自动驾驶和立体车库的底部自动充电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底部充电终端和车载受电座两部分,底部充电终端一般安装在车位中央,手电座安装于车底盘,通过驱动刚性链的升降运动,形成车与电源的链接。该产品占地仅0.24㎡,与地锁相当,输出电压可达50kW,成本非常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布局。

产品具有高压缩比传动技术、动态感应与纠偏技术、悬浮式枪头防护技术、无动力开关门技术、受电端自清洁技术、立体车库集成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保证了底部充电的自动、高效、安全和耐用。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自动充电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乘用车自动充电机器手不仅提供了创新的充电解决方案,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与行业同仁一起,推动自动充电技术的进步,为构建绿色、智能的出行未来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充换电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