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技术
来源:淄博高新区
时间:2025-04-25
近日,位于淄博高新区中润大道与柳泉路交汇处的 “鲁中晨报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 正式建成投运。作为全国首批 30 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之一,这座示范站摇身变为集 “互动、融合、安全、经济” 于一体的 “三型一化” 社区能源站,以创新之姿在城市版图上点亮绿色能源转型的明灯,标志着在 “双碳” 目标引领和能源结构变革的时代浪潮下,淄博高新区迎来了重要突破。
咖啡时光满电启程 重塑充电体验新篇
走进示范站,25 台智能充电桩整齐排列,宛如训练有素的卫士严阵以待,其中 6 台华为风液冷超充桩更是成为全场焦点。这些充满科技感的 “充电黑科技” 就像能量魔法师,单桩最大功率达 720 千瓦,能实现 “10 分钟充电 120 度,续航 400 公里” 的惊人效率。如此一来,车主只需在品尝一杯咖啡的短暂时间里,爱车就能 “满血复活”,轻松开启畅行之旅。
之所以能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得益于其独特的液冷系统。与传统风冷充电桩不同,液冷系统好似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通过循环冷却液为电缆精准降温,导热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 50 倍。即便在夏日骄阳似火的极端天气下,它也能始终保持 “冷静”,稳定运行,为充电安全筑牢坚固防线。不仅如此,其运行时仅 55 分贝的噪音,轻柔得如同图书馆内翻书的沙沙声,让车主能在静谧氛围中享受舒适的充电体验。
这座示范站的地理位置也极具优势。在 1 公里辐射范围内,5 座政务办公楼、23 个居民社区、13 处商业地标星罗棋布。正因如此,它肩负起了为超过 4000 辆新能源汽车服务的重任,日均承载超 500 车次的充电需求,已然成为城市新能源出行的重要枢纽。
光储协同闭环生绿 构筑能源绿色新局
示范站的创新与绿色远不止于充电技术。在站内,91.26 千瓦光伏发电系统镶嵌于遮阳雨棚之上,宛如城市上空一片灵动的 “绿肺”。每当晴天,它便尽情汲取阳光能量,每小时产生的电能足以驱动 80 台家用空调同时运转,持续为城市注入绿色动力。
而站内 100 千瓦储能装置则像一位智慧的能量管家,将白天富余的绿电细心储存起来。待夜幕降临,再把这些能量缓缓释放,实现 24 小时绿色能源自给自足。从充电桩的能量传输,到站内的照明设施,再到服务驿站的便民服务,全部由清洁电力驱动,真正构建起零碳运营的 “绿色乌托邦”。据测算,该系统每年可发电 8.7 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 52 吨,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注入强劲 “阳光动能”。
车网互联双向赋能 激活储能生态新貌
在实现光储绿色闭环的基础上,示范站在车网互动领域也有着亮眼表现。在 5 台 V2G(Vehicle-to-Grid)双向充电桩前,实时跳动的 “能量账本” 如同打开新世界的密码,揭开了车网互动的神秘面纱。当电网处于深谷时段(如 3-5 月份中午 11 点 - 14 点),车主可享受低价充电福利;而在尖峰时段(如 3-5 月份 17 点 - 20 点),车辆则摇身一变,成为 “移动发电站”,将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赚取每度电的价差收益。如此一来,车主不再只是单纯的 “用电者”,更化身能源生态的 “积极参与者”。
这种创新模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仅能为参与互动的电动车车主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为电网节省大量基础投资,真正实现 “车主得实惠,电网降成本” 的双赢局面。此外,该示范站率先实现 5G 通信、区块链计量、液冷超充等 12 项前沿技术集成应用,构建起 “车 — 能— 路 —云” 一体化的能源生态系统。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言:“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是电网的‘灵活细胞’,当它们串联成网,就能编织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持续迭代升级,这座示范站只是淄博绿色能源发展的一个起点。未来,淄博将涌现更多 “移动储能电站”,在便民服务、电网削峰填谷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铺就一条风驰电掣的 “绿色快车道”,让城市在绿色能源浪潮中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淄博高新区 5分钟前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 6分钟前
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 7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