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
来源:上海安世博
时间:2025-05-16
5月8日,在慕尼黑欧洲智慧能源展会,安世博能源科技正式发布适配于欧洲市场多种应用场景的50kW风冷充电模块,引发欧洲市场关注。
5月14日-16日,2025第四届上海国际充换电与光储充展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规模再创新高,5万专业观众莅临。展会期间安世博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以及全场景高效率充电模块系列亮相展会,诠释“高效电能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之品牌理念。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蜂拥而至,对安世博硬核产品力、技术创新实力以及优质口碑表示认可。
展会首日,安世博闪耀全场,全场景高效率充电模块尽现展台,包括风冷系列:30kW高效模块, 40kW高效模块,40kW DCDC模块;V2G系列:30kW V2G充电模块;液冷系列:60kW ACDC/DCDC以及125kW ACDC。值得注意的是,展出的液冷模块能够通过两种架构方案实现更低成本的兆瓦超充,为客户提升运营效益。
随着兆瓦超充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乘用车的加速布局,1000V 高压平台在 “油电同速” 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重卡场景中的落地都在不断加速并持续商业化。兆瓦超充目前正处于从单纯的技术突破向规模化商用迈进的关键阶段,其中,分布式兆瓦级充电设备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核心角色。
在5月15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上,安世博业务与市场总监詹皓棋向行业首次分享安世博兆瓦超充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其行业领先的60kW和125kW充电模块,通过创新架构设计实现了高效能与成本优化的平衡。
具体技术路径及优势
优势一/灵活母线架构设计
A. 固定直流母线方案:通过标准化电压输出实现稳定高效充电,适配规模化部署场景。
B. 可变直流母线方案:电压范围广泛,可以适配不同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的不同电压需求。在1.2MW系统中,以下模型交流功率占比20%,直流电池功率占比80%,模块成本较固定方案降低30%。
优势二/高能效表现
经实测,两种方案下电池充放电效率均超96.5%,循环效率约94.5%,结合全碳化硅(SiC)技术优化开关频率,降低能量损耗,效率指标行业领先。
詹总指出,“通过碳化硅技术革新与灵活架构设计,安世博致力于为行业解决高功率场景下的效率、兼容性与成本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安世博模块产品矩阵已逐步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全场景充电需求,持续推动‘油电同速’与重卡电动化。”
展台盛况
展会现场,安世博充分展示“全碳化硅设计”的领先优势,引发国国内外充电桩、运营商客户以及车企客户的积极问询。高效率、高防护、高海拔、高适配、高可靠、低噪音、低损耗等产品特点使得模块具备更灵活、更高效的拓展能力以及更显著的成本和生态优势。
高效率:满载效率超过97%,超过行业实际表现的平均值。
高适配:包括40kW、60kW、120kW液冷模块在内的产品组合,支持兆瓦级系统灵活堆叠,输出覆盖240kW至1.2MW,适配重卡、物流车等高功率场景;风冷7kW、30kW、40kW、50kW,满足超充、光储充、快充、小直流快充、换电等场景。经过CE,CSA认证,品质畅行全球。
高防护:模块通过高盐雾、高海拔、极端温湿度等严苛测试,寿命周期可达10年。
高海拔:海拔4000千米满载不降载(目前安世博模块在4700米阿里地区稳定运行)。
低噪音:液冷模块0噪音,风冷模块最低可至51dB。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比亚迪汽车 21小时前
福田汽车 22小时前
星星充电 22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