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站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住建局
时间:2025-08-13
8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指出,十四五”期间,杭州市萧山区新增充电设施停车场45个,新增充电设施1943个。截止2024年,萧山区共有充电桩7698个。目前杭州市建委正在牵头编制《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近期规划期限为2025~2030年。计划到2030年底,城市集中建成区:5分钟全覆盖(600米);乡村地区重点区:15分钟全覆盖(5千米)。
关于“完善政策支持”的建议,答复文件指出,2018年以来,萧山区共计发放补贴4666万元。同时为简化备案流程,今年起,实行了线上备案,缩短了审核时间,减少了企业来回跑的负担。
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再次被纳为省民生实事项目,萧山区任务为新(改)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500个充电桩(其中农村400个)。截止6月份,今年萧山区公共充电设施计划建设项目已备案150个,共计充电枪1800个;已完工公共充电设施960个充电桩(其中农村499个),占比52%。相信有省市区的高度重视,奖补资金的激励,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一定能推进萧山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何姗姗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区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发改局、国网萧山供电公司协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作的关心,您所提的建议非常中肯、具有建设性。如您建议中所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区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的确还存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完善、充电桩建设缓慢、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我局也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建设。
一、关于“加强规划引领”的建议
为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新能源车辆有桩可用、有电可充,2020年,我局牵头组织《萧山区停车场(库)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期间新增充电设施停车场45个,新增充电设施1943个。截止2024年,我区共有充电桩7698个。目前市建委正在牵头编制《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近期规划期限为2025~2030年。计划到2030年底,城市集中建成区:5分钟全覆盖(600米);乡村地区重点区:15分钟全覆盖(5千米)。
二、关于“加快设施建设”的建议
针对新建建筑,在方案审查阶段,要求建设主体严格执行《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建设运营办法(修订)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要求,足额配建充电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乡村打造工作中,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鼓励居住小区在满足消防、绿化等要求下,设置新能源充电设施。同时鼓励个人充电桩错时共享充电,提高充电桩使用率,物业根据报备提供便利。下一步,我们也将结合未来社区、未来乡村、3A级景区村建设,同步建设公共充电设施。
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项目备案告知制,虽然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但是在日常备案中,我们积极向企业介绍国家的政策、财政的奖补,鼓励、引导各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创新运用大功率充电、光储充一体等新技术,不断加强充电桩的布局和服务,在充电桩选址上覆盖农贸市场、乡村集市、医院、学校等多个生活场景。
为加快提升乡镇充电基础配套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有些镇街积极响应,譬如瓜沥镇等研究出台在属地范围内开展充电设施“村村通”工程政策,引进桩企在全镇各村社、公共停车场内建设、运营充电桩。项目备案、资金筹集及设施设备由企业承担,镇村提供场地。村级配建充电桩的位置数量、收益分配、合作期限等由各村与企业自行协商并签订合同。通过多方合作,既提高了充电基础设施在乡镇的覆盖率,满足了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三、关于“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的建议
为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75号)等文件要求,2024年杭州市建委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和运营监管的通知》、《杭州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导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建设、运营。在日常备案过程中,为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涉及到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等高风险场所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项目,我们要求企业建前须提供第三方机构编制的安全预评价、建后提供安全评价,并且这些安评须通过应急管理部门认可;涉及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等场所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项目,要求企业提供交通运管提供的函审意见等。
为进一步提升运管水平,省、市利用数字化手段,相继建设了“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治理和监督服务平台”、“杭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监控、数据分析、用户管理等功能。还在浙里办APP上设置“一键找桩”小程序等,查看定位区域附近的充电桩布局,显示充电点能使用的充电桩总数及闲置数,缓解“里程焦虑”。
四、关于“完善政策支持”的建议
这几年充电桩的补贴力度比较大,包括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每次补贴发放前,相关政策、申报要求等都会在网站、公众号、微信群进行宣贯,针对企业的不同问题,及时给出答复,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急。2018年以来我区共计发放补贴4666万元。同时为简化备案流程,今年起,实行了线上备案,缩短了审核时间,减少了企业来回跑的负担。
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再次被纳为省民生实事项目,我区任务为新(改)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500个充电桩(其中农村400个)。截止6月份,今年我区公共充电设施计划建设项目已备案150个,共计充电枪1800个;已完工公共充电设施960个充电桩(其中农村499个),占比52%。相信有省市区的高度重视,奖补资金的激励,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一定能推进我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宣传、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向周边居民开放的倡议,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持续把“新基建”的丰富内涵赋予充电设施,有序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布局,织密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网络,积极落实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要求,全面提升乡村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让群众用上“放心桩”、实现“放心充”。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