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站

四川宜宾市公服集团公交公司:节支降耗见实效 错峰充电促双赢

来源:聚焦宜宾公交

时间:2025-09-12

今年入夏以来,四川省宜宾市连发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市用电负荷随之大幅攀升,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宜宾市公服集团公交公司积极响应政府“让电于民”的号召,为深度践行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全力助推“电动宜宾”工程落地见效,精准施策,全面推行“避峰就谷”充电模式。

在新能源公交车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车辆的进程中,公交公司用电需求持续攀升。公司现有9座充电站,配备548把充电枪,在全力保障611辆纯电动公交车日常充电运行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市电力保供大局,严格遵循电网调控要求,通过精细化调度来化解充电需求与电力保供之间的矛盾。

在制定充电方案时,公司全面统筹充电桩分布、车辆停放规划、不同车型电量需求、单次充满电时长及次日运营班次等核心因素,紧密结合供电企业峰、平、谷三个时段的电价差异,确立了“低谷时段满量充电、平峰时段按需补电、高峰时段非特殊情况禁止充电”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公司对200余把充电枪的预约充电时间进行集中调整,将原23点充电时段统一优化至次日1点的低谷期。仅此一项举措,预计夏季每月可压减用电成本约9万元,实现降本目标与保供责任的协同推进,充分展现了公交公司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精准平衡。

为进一步夯实新能源公交运营基础,推动充电保障能力与车辆电动化进程同频共振,公司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立足“早部署、强落实”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充电设施布局。其中,位于宜宾站的新建充电桩项目已于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新增的60个充电接口有效扩充了充电容量,为错峰充电模式的深入推行提供了硬件支撑。后续,公司还将加快推进宜宾东站、叙州场站等充电站的建设进度,不断织密充电服务网络,为公交电动化发展筑牢根基。预计年底前,公司将完成105辆纯电动公交车的更新工作,届时公交电动化达到100%,全面迈入电动运营时代。

从每一度电的精打细算,到充电方案的持续优化,公司的错峰充电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自身运营成本,更有效缓解了城市高峰时段的电力供应压力,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下一步,公交公司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市公服集团公司“一降三升”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抓手,在成本管控、流程优化、风险防控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从严从实发力,不断探索绿色运营与高效管理的融合路径,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持续丰收,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今年入夏以来,宜宾连发高温橙色预警,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市用电负荷随之大幅攀升,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市公服集团公交公司积极响应政府“让电于民”的号召,为深度践行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全力助推“电动宜宾”工程落地见效,精准施策,全面推行“避峰就谷”充电模式。

在新能源公交车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车辆的进程中,公交公司用电需求持续攀升。公司现有9座充电站,配备548把充电枪,在全力保障611辆纯电动公交车日常充电运行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市电力保供大局,严格遵循电网调控要求,通过精细化调度来化解充电需求与电力保供之间的矛盾。

在制定充电方案时,公司全面统筹充电桩分布、车辆停放规划、不同车型电量需求、单次充满电时长及次日运营班次等核心因素,紧密结合供电企业峰、平、谷三个时段的电价差异,确立了“低谷时段满量充电、平峰时段按需补电、高峰时段非特殊情况禁止充电”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公司对200余把充电枪的预约充电时间进行集中调整,将原23点充电时段统一优化至次日1点的低谷期。仅此一项举措,预计夏季每月可压减用电成本约9万元,实现降本目标与保供责任的协同推进,充分展现了公交公司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精准平衡。

为进一步夯实新能源公交运营基础,推动充电保障能力与车辆电动化进程同频共振,公司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立足“早部署、强落实”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充电设施布局。其中,位于宜宾站的新建充电桩项目已于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新增的60个充电接口有效扩充了充电容量,为错峰充电模式的深入推行提供了硬件支撑。后续,公司还将加快推进宜宾东站、叙州场站等充电站的建设进度,不断织密充电服务网络,为公交电动化发展筑牢根基。预计年底前,公司将完成105辆纯电动公交车的更新工作,届时公交电动化达到100%,全面迈入电动运营时代。

从每一度电的精打细算,到充电方案的持续优化,公司的错峰充电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自身运营成本,更有效缓解了城市高峰时段的电力供应压力,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下一步,公交公司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市公服集团公司“一降三升”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抓手,在成本管控、流程优化、风险防控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从严从实发力,不断探索绿色运营与高效管理的融合路径,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持续丰收,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声明

国际充换电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充换电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充换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充换电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